日期:2019-07-02
蜂蜜,是被廣泛認知的天然營養食品,含有與人體血清濃度相似的各種無機鹽,還有多種維生素和有機酸,營養保健效果好,一直以來都深受老百姓的喜愛。
然而近些年來,假蜂蜜充斥市場。當勾兌、造假等字眼頻繁出現在食品行業,不斷引發人們對蜂蜜質量的質疑和憂慮,消費者的神經不得不高度警惕。日前,由中國養蜂學會、中國蜂產品協會共同主辦,山東英特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2016蜂博會,業內有關專家、學者和企業代表聚焦蜂產品質量,共同探討中國蜂業持續健康發展戰略。
蜂產品消費市場潛力巨大
我國是世界上的養蜂大國。蜂群數量、蜂產品產量、養蜂從業人員、蜂產品出口和蜂產品消費五項指標均居世界前列。養蜂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一定地位,蜜蜂授粉對于提高干鮮果、蔬菜及農作物籽實品質,增加產量,促進農民增收作出了貢獻。
我國養蜂業主要是滿足蜂產品市場需求?!半S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蜂產品保健功效認識的不斷加深,蜂產品消費市場潛力巨大。對蜂產品質量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?!敝袊B蜂學會理事張自秋認為,只有推動養蜂業持續健康發展,加大政策扶持和生產監管力度,才能穩步增加蜂產品產量,豐富蜂產品花色品種,提升蜂產品質量安全水平,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蜂產品消費需求。
蜂產品質量有待提升
央視曾對少數企業生產銷售假蜂蜜、假蜂膠作過專題報道,指出“事實上在整個蜂產品行業,使用果糖冒充蜂蜜已經不再是秘密”“大家都屬于潛規則,都流行十年了”,這是目前的主要矛盾。其次是濃縮蜜、非成熟蜂蜜占大多數。
與會者認為,蜂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主要出現在蜜蜂產品收、交、銷售的鏈接關鍵點上。加上一般消費者蜂產品知識的相對不足,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蜂產品行業的亂象叢生。養蜂者和蜂產品生產加工企業是我國蜂業中的兩大主體,也是蜂產品質量安全的承擔者。
為了追求產量,不少蜂農不等蜂蜜達到自然成熟,就把蜂蜜取出來,傳統的封蓋取蜜的生產方式被勤搖蜜、多取蜜的生產方式所替代。結果是蜂蜜的產量提高了,但蜂蜜自然成熟應有的色香味減少了,甚至還有個別蜂農在蜂蜜中摻雜使假或藥殘超標,經濟利益導致大多數專業養蜂者不得不生產低濃度稀薄蜜,廠家通過濃縮后投放市場,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了蜂蜜的質量。
山西省祁縣永剛養蜂專業合作社的陳佳琪也認為,不管天氣好壞,無論蜂群承受能力如何,見蜜就取已成為我國養蜂業的一大惡習,不僅增加了蜂病的交叉感染和蜂子體質的衰退,而且蜂群越冬情況非常差。
我國蜂蜜產業亟需轉型升級
山東英特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,面對我國蜂蜜市場如今的現狀,我國蜂蜜企業想要繼續發展,必須進行轉型升級,以成熟蜜生產為重心,重塑蜂業市場品牌。
為此他們在此次蜂博會上呼吁全國蜂產品生產、加工、經營企業積極行動起來,遵守國家法律法規,牢固樹立誠信意識,強化蜂產品質量安全,自覺抵制各種不法行為,凈化中國蜂產品市場,讓每個消費者都能買到放心的蜂產品。
據了解,天然“成熟蜂蜜”指蜜蜂采集的花蜜,既未加入任何人為物質,也未從中提走任何物質,經充分釀造、脫水的健康的天然產品。這一過程一般需要7天以上,使雙糖充分轉化為單糖,葡萄糖和果糖總的含量達70%以上,才具有真正意義上蜂蜜應具備的營養保健價值。這就要求天然成熟蜂蜜生產具有較為嚴格的生產技術。
“生產成熟蜜能夠保證蜜蜂安全和提高蜂產品質量?!奔质○B蜂科學研究所王志認為,生產成熟蜜是中國蜂產品發展的趨勢。不用經常開箱提脾,減輕養蜂人的勞動強度,可有效解決老齡化問題,繼而可以繼續擴大養蜂規模。
同時,針對成熟蜂蜜生產經營存在的諸多問題,有關專家認為,當務之急需要相關部門制定完善和出臺成熟蜂蜜官方標準,盡快規范生產經營各環節,完善成熟蜂蜜標準體系,加強對成熟蜂蜜生產經營監管力度。